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正文

黄颖副教授在新兴技术治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

(通讯员:叶冬梅)2021年11月17日,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在线刊登了威廉希尔官网青年教师黄颖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评论文章《迈向包容性的人类基因编辑全球治理》(Toward inclusive global governance of human genome editing)。合作者包括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俞晗之研究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双料院士、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Rodolphe Barrangou教授和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少威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williamhill官网“双一流”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的资助。

该研究创新性地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备受国际瞩目的人类基因编辑治理议题,提供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全球治理改进方案,同时对其他新兴技术的全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该研究对比了20世纪70年代重组-DNA技术和当前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社群结构,发现现有的治理模式难以容纳科学界内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意见。通过进一步在线问卷调查发现基因编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已有声明、宣言和行为准则的了解程度有限,对一些关键问题的态度差异较大,并且态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该研究提出人类基因编辑的全球治理应该超越生物技术领域的传统治理模式,从更广泛的全球治理实践中汲取经验,力争实现包容性的全球治理。首先,知名的学术期刊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议应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人类基因组编辑相关的争议性治理问题搭建对话平台。其次,为人类基因编辑制定标准和规则的国际专业组织应该扩大其网络,从而涵盖更多历史上曾被忽略的国家和地区。此外,全世界科学和医学界的公共和私人资助机构应共同努力,推动集体行动来管理人类基因编辑。

该论文是黄颖副教授针对基因编辑技术这一新兴技术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相关研究成果还包括评论文章《基因编辑研究中的合作网络》(Collaborative networks in gene editing)(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2019年10月)和研究论文《探究CRISPR时代基因编辑领域的驱动因素:基于文献计量的视野》(Determination of factors driving the genome editing field in the CRISPR Era Using Bibliometrics)(基因编辑领域专业期刊《CRISPR杂志》(The CRISPR Journal),2021年10月)。

据悉,《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于1914年创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刊物,刊载世界尖端的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观点展示、学术论文以及美国科学院学术动态报道等,收录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2020年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为11.205,标准化特征因子(Normalized Eigenfactor)为168.995。PNAS是载文量最大、引用量最高的多学科科学期刊之一,与《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并称为全球三大综合性学术期刊。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118540118